找到相关内容210篇,用时8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超越自我---无我即解脱之前提

    人情、讲面子、摆架子,心平气和,一切都很顺利。  这一类人,由于平时作了许多的善事好事,助人,成人之美,心安理得,无所忧虑。所以能够在死亡到来之际,心无恐怖,还是一心向善,坦然安住。这是许多善良...!  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死亡的形式,能力大的可以入定而去,比如阿难尊者就是入火光三昧而入灭。也可以在空中飞舞而死,也可以在水中站立而亡,也可以坐脱立亡,也可以示同常人的安息而死。总之,能够自己在死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565489.html
  • 郑振煌教授弘法记

    就是佛教所说的追求寂静涅盘的境界,寂静涅盘并不是掉入虚无的地方或是逃开我们现实的人生跑到外太空去。寂静涅盘是指寂静。生灭是指心念,心如果不再境界的干扰而产生念头,不再有生,不再有灭的话,那就是寂灭,这是因为有智慧的人都可以说都是一位解脱者。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卓别林他是一个天才谐星,有一次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处于弱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可是他要求那位抢匪说:“...

    陈秋燕 笔录 黄严瑞校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5765773.html
  • 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

    事物留恋不舍,因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才是修行者所追求的。  三、丛林制度之由来  佛教戒律,是由释尊所制定的,它规范了僧众的集体生活及主个人生活的准则。丛林制度的建立,亦...,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以之喻;《大庄严经论》谓:众僧乃胜智之丛林,又《禅林宝训音译》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意,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四分律名义标释卷》曰:“梵语贫婆陀那,此云丛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0466288.html
  • 妙云集导读(十八)学佛旨趣

    追求人生“相对”的意义——改进现实的生活,创造更高的福乐,或者是追求“绝对”的意义,如声闻的“寂灭”,或是佛陀的“无上正觉”,总之,要追求人生的意义,一定要善解“缘起”。即使所求只是前述“相对意义...家共”(钱财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积聚的财富不可能独有独享,不值得成为生命的依托处。导师对财富的完整看法,请参看《佛在人间》〈佛教的财富观〉。在此略做补充。    〈佛教的财富观〉,谈...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268480.html
  •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2)

    ,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寂:ji音计,静。【寂灭】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969033.html
  • 宝藏论

    无有着。无见无著。寂灭。何谓苦。以不了微故。即内有所思。不了离故。即外有所依。外有所依故即贪。内有所思故即缘。缘贪既起。遂魔境所使。昼夜煌煌。无有暂止。具受尘劳。故名为苦。何谓。为了微故。...不能羁。万有不能羁。想虑不乘驰。诸见不能移。寂灭不思议。可谓本净体自离微也。据入故名离。约用故名微。混而一。无离无微。体离不可染。无染故无净。体微不可有。无有故无依。是以用而非有。寂而非无。非无故非断...

    僧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0069578.html
  • 丰子恺的晚年

    怀,纯朴坦诚,但理解他的人又实在太少。他在纯如太古的心田中谱写的乐章,只有那些怀抱平常心的人,才能读懂。“诸行无常、寂灭”,他是参透人生真义的无上智者,在他心中自有一片净土。“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之一。他的文章和画,被判定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大毒草。如漫画:《城中好高髻》———恶毒讽刺、攻击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船里看春景》———恶毒污蔑攻击人民公社;《满山红叶女郎樵》———攻击三面红旗...

    刘 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2570174.html
  • 菩提心影:人生篇(二)

    寂灭。”世间人以苦为乐,不知有生、老、病、死等苦。要知一切苦皆从生来,若得无生,诸苦解脱。但学佛之人若只离世间之苦,得出世间之,这不是真正佛徒。何以故?因非离究竟之苦,得究竟之故。佛的宗旨是...不是真快乐,所谓真正的离苦得,不是这样。若说解决了衣食住问题,便是离苦得,那末,何必要学佛!难道我们吃饭来做人吗?牛马也吃草来做牛马吗?如此则人与禽兽又有何异?由此看来,一切众生并非衣食住而来...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470431.html
  • 列子与佛经

    入于机』,非『轮回不息说』乎  ?『人胥知生之,未知生之苦;知死之恶,末知死  之息』,非『寂灭说』乎?『精神入其门,骨骸  反其根,我尚何存』,非『圆觉四大说』乎?」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见古...吕氏春秋、淮南子、说苑、新序等书而  成的。此外,列子书中亦有与佛经之思想相近者,而世人首  先注意到列子与佛经关系的,当是晋人张湛。张湛在列子序  中说:  「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宗,万品以终灭验...

    萧登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171085.html
  • 四法印讲记(一)

    生命,其中的一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就是四法印的内容。 在四法印中包含了所有有关轮回和涅槃的真理,其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是属于世俗方面的问题,凡是由因缘造作的法,必然是刹那灭的体性,叫做诸行无常。而在有为法当中,一切和烦恼相杂的有漏法,都是苦的体性,叫做有漏皆苦。此外就是胜义方面,苦和苦因无余寂灭的涅槃寂静,以及诸法远离戏论的无我大空性。这四个法印用今天的话来说,...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四法印|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1220573821.html